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


在測繪領域,水準儀、經緯儀、全站儀曾長期占據主導地位。不過,近年來,RTK(實時動態定位)技術異軍突起,以其獨特優勢成為測繪人的得力助手。全站儀作為傳統測繪儀器,由電子測角、測距、數據計算部分和通信接口等構成,能自動顯示斜距、天頂距、水平角等數據,并快速算出平距、高差和點的坐標,可完成角度測量、距離測量等多種任務,在測繪、建筑等領域都有應用。但全站儀屬于短距離測量工具,長測距一般在 1.5 公里左右,且需光學通視,受光線、遮擋物影響大,多次搬站還會導致誤差累積。
相比之下,RTK的優勢十分明顯。它能實時獲取厘米級定位精度,改變了傳統測繪需事后解算的模式。定位精度方面,只要滿足作業條件,平面和高程精度都能達到厘米級,且數據安全可靠,無誤差積累。測量速度更是一絕,設站一次可測 5km 半徑測區,幾秒就能測得一點坐標,減少控制點數量和儀器搬站次數,單人即可操作。其作業自動化、集成化程度高,能勝任內外業多種測繪工作,流動站軟件控制系統可自動實現多種測繪功能,減少人為誤差,保證作業精度。而且,RTK 對作業條件要求低,不依賴兩點間通視,只要滿足 “電磁波通視”,受通視條件、能見度、氣候等因素影響小,在復雜地形也能輕松完成高精度測量。操作上也簡便易懂,數據處理能力強,能方便地與計算機或其他測繪儀器通信。

如今,RTK 應用場景越發的多。在建筑測量領域,它讓傳統全站儀放樣效率提升 400%,上海中心大廈施工就借助 RTK 控制網,實現了 632 米超高層建筑垂直度偏差小于 1/10000。農業方面,拖拉機搭載 RTK 系統,播種直線度誤差小于 2cm,每畝土地利用率提升 8%。此外,在地質災害監測、無人機測繪儀器、自動駕駛等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,如用于邊坡位移監測、正射影像采集、車道級導航等。
使用 RTK 時,也有一些注意事項。當作業半徑超過一定距離(一般幾公里,不同機型和環境有差異),測量結果誤差會超限,實際作業半徑比標稱半徑小。研究和實踐表明,RTK 確定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在 95% - 99%,且相比全站儀測繪儀器,還多了數據鏈傳輸誤差等因素。另外,在衛星信號遮擋嚴重區域,如密集樹林、高樓林立的城市峽谷或隧道內,信號接收會受影響,此時需結合全站儀等其他測量手段。
